15 July 2015

香港中文大學JASP1160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全球化:Take Home Exam


課程編號:JASP 1160E 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全球化
字數:各1200
(2)為何日本電影近年出現復甦?試以此為切入點,分析日本電影全球化所面對的問題及解決辦法。

  日本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漫畫改編的電影,這些電影就是日本電影復甦的原因,其成功因素有三個。
漫畫特色──節奏快
  日本漫畫在世界各地本來就受歡迎,其電影版自然會吸引到一定原作的愛好者。另外,因為漫畫每篇的人氣會直接影響此漫畫會否被「腰斬」,所以,一般節奏快,其電影版亦然,因而符合草根大眾的口味。
淡化的文化隔閡與西日融合
  前身為漫畫的電影一般都不會以艱澀的手法去表達深層含意,不會帶有太多外國人難以理解的日本傳統觀念,其題材一般豐於幻想,其中又以科幻劇最為常見,這類科幻劇經常海外的觀眾也容易投入。以《羅馬浴場》這部在日本獲得2012年度票房亞軍的電影作為例子,劇中唯一多次涉及的日本元素就是日本的澡堂,更加多描寫的卻是作為西方文明源頭之一的羅馬。而此戲使用的時空穿越題材,常見於西方小說(例如:The Time Machine)、電影(例如:Back to the Future),香港亦有《超時空要愛》、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等劇,此類型劇多數是原地穿越。羅馬與日本混合卻是首次,世界各地的觀眾恐怕對這電影既熟悉又陌生,充滿新鮮感。
用喜劇包裝自我東方主義
  漫畫內容充滿幽默,非常容易改編喜劇,而重娛樂的電影非常符合草根大眾的口味。在《羅馬浴場》劇中,男主角(羅馬人路西斯)把日本人稱為「扁臉族」,借幾個行為引人發笑的老人及主角之口,道出日本人注重團隊,羅馬人卻在乎自我價值。 這些元素好笑之餘,又意味深長,究竟日本人是在自嘲,還是在嘲笑外人膚淺?無論如何,這些笑點,外國人和日本人都能明白。
  因此,近年部份日本電影克服了日本電影全球化的兩大重要障礙。
日本文藝氣息濃厚
  小說與電影在日本傳統上都是文藝氣息濃厚,只有社會上層的精英才能看懂的東西。黑澤明的《夢》就是這樣的作品,在第一個夢中以狐狸取親映射自然規律,這種艱澀的映射並非人人能看出,亦非草根大眾的口味。最近在香港上映的《所羅門的偽證》亦屬於這種類型,由於此劇屬於推理劇,情節本身需要被琢磨,劇中亦有「自殺」、「朋友之間的忠義」等日本人有自己獨特的理解的元素。所以儘管遍佈香港MTR的宣傳欄,筆者觀影時戲院室裏人數卻不超20人。
  要符合世界草根大眾的口味,又不失日本味道,首先要淡化文化隔閡。日本電影要抽離出日本有名的有具體形像的元素如武士、忍者等,與世界各地的常識做搭配。這樣做不但可以令別國的觀眾有共鳴感,「東方神秘感」亦會成為賣點。而更深層次的日本人的價值觀,則可以用搞笑的手法去表達,這樣的自我東方主義,外人看不懂亦可以笑。
節奏慢
  日本導演為表達人物內心充滿糾結,經常會安排角色長時間靜止或緩步走的畫面以營造氣氛,此做法大概深入日本民心,連在動畫中(如新世紀福音戰士)亦有。然而,這種做法勢必要犠牲緊逼感,不符合大眾口味。
  日本國外的草根大眾一般都喜歡娛樂味濃的電影,拖慢節奏以營造憂鬱並不受歡迎。日本導演並非沒有能力,只是不去做,要使日本電影快起來,只要像《羅馬浴場》的主角一樣,感到屈辱就哭就可以了。
  日本電影的全球化需向漫畫學習。
3日劇與其全盛時期相比,聲勢大不如前,為何?有人以《家政婦三田》、《半澤直樹》等例子指日劇現正復甦,你同意這種說法嗎?

  日本90年代的電視劇有著極高的收視,如1991年的富士月九劇《東京愛情故事》其關東平均收視率錄得22.9%[1]。同年七月開始,於相同電視台,相同時段播放的《101次求婚》的關東平均收視率則錄得23.57%[2]
  然而,踏入2000年,同樣於「富士月九」播放的《2000年之戀》,其平均收視率已經跌至16.1%[3]。到了2010年,有「日劇之神木村拓哉」和「富士月九」加持的《月之戀人》,其關東平均收視率亦跌至16.8%[4]。可見「富士月九」與人氣演員再不能成為收視保證,日劇聲勢大不如前。
衰退的原因──韓劇的興起、電視台收入減少  
  2004年的《冬日戀歌》,在日平均收視達23.1%[5],相關商品銷售額達350萬美元[6]。有見及此,日本各電視台外購更多韓劇。到了2011年的時候,日本電視王──富士電視台,每月播放韓劇的時間長達40小時[7]。  
  當電視台的部份檔期,經費分給外購的韓劇的同時,廣告費卻在08年的金融海嘯後由2兆日圓下跌並持續徘徊於1.7兆日圓的水平,網絡媒體得到的廣告費卻在2013年升至9000億日圓的水平[8]
  由此可推測,在電視台的收入比以往減少,而資金又用於外購韓劇的情況,日劇製作的經費必然會減少,質量很可能因此下降。而又因新媒體持續崛起,傳統媒體收入進一步下滑,日劇質素又低的情況下,電視台可能會考慮購入更多韓劇。如此,日劇便陷於一個惡性循環。別國亦不傾向買收視差的日劇,而轉而購買韓劇,最終導至日劇在全亞洲退熱。
日劇未復甦
  2011年的《家政婦三田》在關東平均收視率為25.2%[9]2013年的《半澤直樹》在關東平均收視率為28.7%[10]。兩者收視雖然極高,但我認為這不意味著日劇已經復甦。
  《家政婦三田》是一齣直指人類黑暗面的家庭劇,裹面包含的元素有:不倫戀、未成年性愛、欺凌等。看慣純愛劇,工作劇的日本觀眾頓時感到耳目一新。然而,這樣的成功卻不可複製。其劇後再沒有此類黑暗劇獲得成功。其劇在港澳,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,在台灣的平均收視率只有0.61。而韓國翻拍的《奇怪的保姆》在韓兩間電視台分別只獲得8%和9%的收視率。
  《半澤直樹》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工薪族逆襲劇,在台獲得1.49%收視率,依然比不上《來自星星的你》在台的1.55%收視率,在港只有9.9點收視。題材類近的2015的《錢的戰爭》,在日本只錄得13.4%的平均收視率。
  同時,在2013年,日韓關繫緊張,日本政府要求停播韓劇,在亞洲大紅的《來自星星的你》亦遭禁播。《半澤直樹》面對的競爭減少,受眾增多,在日本獲得高收視,卻沒法在亞洲其它可以播韓劇的地區勝出。
  要作為日劇熱潮的標誌,第一,必須俱備可複製性。例如,在1991年的《東京愛情故事》掀起的漫改熱潮後,有1993年的《愛情白皮書》的成功,而純愛劇亦由90年代盛行至00年代中期。第二,需有全亞洲的影響力,例如,《東京愛情故事》在中港台都能獲得關注。而《家政婦三田》與《半澤直樹》還未做到以上兩點。

  




[1]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B1%E4%BA%AC%E6%84%9B%E6%83%85%E6%95%85%E4%BA%8B
[2]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101%E6%AC%A1%E6%B1%82%E5%A9%9A
[3]數據源自:https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A%8C%E5%8D%83%E5%B9%B4%E3%81%AE%E6%81%8B
[4] 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C%88%E4%B9%8B%E6%88%80%E4%BA%BA
[5] 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C%88%E4%B9%8B%E6%88%80%E4%BA%BA
[6] 數據源自:http://nwww.koreaherald.com/view.php?ud=20111230000497
[7] 數據源自:http://roundtable-meta.blogspot.hk/2011/12/meta18_13.html
[8] 數據源自:http://www.nippon.com/hk/features/h00091/
[9] 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E%B6%E6%94%BF%E5%A9%A6%E4%B8%89%E7%94%B0
[10]數據源自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D%8A%E6%BE%A4%E7%9B%B4%E6%A8%B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